建構寬頻世界的新傳輸方式《二》
在眾多的xDSL技術中,最受到矚目的是HDSL和ADSL。HDSL目前因為可以傳輸T1的服務,經常被應用於企業間的網路上。HDSL的下一代產品 是HDSL2,也就是以一對傳輸線,來取代兩對傳輸線的架構,在最近就會把規格制訂下來,同時也已經開始有廠商在設計HDSL2的晶片組。
ADSL則是這幾年市場上,新竄起的熱門技術,原本是為隨選視訊服務(VOD)所設計的架構,可是隨選視訊,沒有如預期的發展,所以ADSL並沒有被廣泛應用。但是在網際網路風靡全球後,讓它再度受到重視。
在大部分的網路應用中,用戶端絕大部分的時間,都是去讀取資料。最明顯的例子,就是全球資料網(WWW)。通常用戶只是從瀏覽器上,點一下網路位址,將需求送出,就會有大量的資料,從網站伺服器傳回。
FTP應用也是相同,下傳的資料,往往都會大於上傳。這種資料傳輸量上,非對稱性的特性,正好符合ADSL的傳輸特性。
ADSL採用非對稱性傳輸的理由,是為了避免「串音(Crosstalk)」現象發生 。當兩條絞在一起,傳輸線上之訊號強度差距過大時,訊號就會互相干擾,這時就會產生串音。
所有用戶端的電話線,最後都會組成一捆捆的電纜線,連接到局端設備,因為上傳的訊號強度不同,就會產生串音;但是對下傳而言,所有的資料,都是由同一個地方,傳到每個用戶家中,訊號強度可以保持相同。因此,ADSL的下傳速率,遠大於上傳速率。
ADSL架構和發展
由ADSL數據機架構圖中可以發現到,語音和數據資料,都在相同的線路上傳輸。當上傳訊號,經過局端的訊號分離器(Splitter)後,語音走原有的路徑,較高頻的數據資料,則會被送到數據網路中;而下傳訊號,經過用戶端的分離器後,語音送往電話機,數據資料則會,送到連接ADSL數據機的終端機上。
現有的ADSL,有兩種調變方式:CAP(Carrierless Amplitude Phase Modulation)和DMT(Discrete Multi-Tone Modulation)。
CAP是較為成熟的技術,同時也是被HDSL所採用。和DMT相比,CAP是較低功率和低成本的技術,可是在電纜束上,對抗雜訊干擾的能力並不強,這將導致資料傳輸錯誤率增加,和傳輸距離下降。
DMT技術,則是較先進的技術。DMT調變,首先將10KHz到1MHz間的頻率,切割為二百五十六個獨立的子通道(Sub-channel),每個子通道為4KHz。
在傳輸之前,先送出偵測訊號,來量測每個子通道的訊號品質, 以決定到底要使用哪些子通道、和每個子通道中傳輸的位元數。在訊號品質不良的子通道上,傳輸的位元數會減少,甚至有可能不用這個通道,藉以降低雜訊對訊號的干擾。
CAP和DMT各有優缺點,這兩種技術,也都有各自的擁護陣營。ASDL Forum,在一九九四年,向ITU提出的建議中,是以DMT為主。有趣的是,ADSL Forum並沒有在調變技術上,做出強制的約定。他們所專注的地方,卻是在第二、三層通訊協定上,也就是在資料鏈結和網路層。
|